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目录

欢迎收看 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2024-09-04


//
目录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唯物史观视域下“社会形态说”统一性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杨增岽

摘要:社会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它构成了整个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学界对社会形态之“三形态”与“五形态”问题的论说早已存在,但一些讨论马克思究竟有无“五形态说”及割裂两类形态说之间内在联系的做法实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三形态”与“五形态”在马克思思想中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实质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研判社会历史发展的两种不同维度即伦理维度与科学维度,而两种维度的客观存在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历史分析所贯穿的逻辑与历史、价值与真理、偶然性与必然性、个别与一般的四个“统一性”。科学理解马克思前后“社会形态说”的内在逻辑及其统一性,对新时代下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历史方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马克思《前进报》时期未署名文本存否辨析

张娥 刘同舫

摘要:马克思在《前进报》时期以匿名的形式公开发表了一些文章,后人在整理、编订其相关文献时,部分文本由于“作者归属不详”而未被纳入马克思的文本群中。《前进报》时期可以确定作者为马克思的未署名文本是《对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最近在诏书上所做的修辞练习的说明》以及马克思为海涅的长诗所作的“引言”,二者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得到佐证。马克思将未署名文本视为行使国家“第三种权力”的重要载体,认为以报刊为媒介的匿名文章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力与引导力,使报刊成为人民“英勇的喉舌”。与同时期的其他署名文本或可考文本相比较,马克思《前进报》时期未署名文本的主题兼具特殊性与互补性。马克思以犀利的笔触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延续《德法年鉴》时期“揭露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品格。考辨与剖析马克思《前进报》时期的未署名文本,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马克思的“未署名文本群”提供了线索,从而为挖掘与开显马克思思想研究的问题域提供新视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多维创新

张志丹

摘要:新时代面临的“两个大局”是百年来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历史性大局和世纪性巨变,“两个大局”对党的工作全局以及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机遇、新挑战和新问题。习近平深入思考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思想贡献,这些原创性思想贡献体现出多维的思想创新。以历史唯物主义揆之,这一思想创新是守正创新式创新、参照比较式创新、话语重构式创新和系统集成式创新“四位一体”、有机统一。唯有立足“两个大局”“两个结合”“三大规律”三个维度来深入领会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其多维创新及其重大价值意义才能充分彰显出来。


论建军精神的历史基础与基本内涵

钟小武 庞振宇 易凤林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创建了听党指挥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了一系列建军原则制度。伟大的建军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红军过程之中,可以概括为赤胆忠心,听党指挥;不怕牺牲,敢打胜仗;钢铁意志,作风优良;依靠群众,为民奋斗。伟大的建军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战斗作风等精神特质。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建军精神,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奋力推进党的强军伟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发源于江西的五大革命精神:历史溯源、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

韩艺 邹庆沁 龙莺

摘要:安源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作为发源于江西的主要革命精神,地位独特、影响深远。这“五大革命精神”虽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但同根同源,都脱胎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建党精神等共同的理论、文化和精神土壤情境。“五大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历经汇聚、继承、弘扬和发展,形成了连贯的发展脉络,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敢于斗争、以民为本的政治品格、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江西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大力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发源于江西的“五大革命精神”中吸收精神滋养,要坚持理论武装、改革创新、艰苦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斗争精神,将这“五大革命精神”转化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续写红土圣地新的时代荣光。


【“疫病防控与社区治理现代化”专题】


构建社区共同体: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防控的路径探讨

朱健刚 邓红丽 严国威

摘要:中国举国体制下的新冠疫情防控中,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组织参与渠道日趋重要。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的多案例研究发现,国内社会组织的社区防疫行动总体上表现出嵌入式发展、网络化协同、多业态融合、信息化运作、强化关键节点等特征,且不约而同地聚焦于社区互助网络的构筑。这类作为社会自救机制的社区互助网络,由居民、志愿者、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业主组织、物业公司等多元行动主体所组成,促进了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参与、链接与支持社区互助网络的形成,进而培育社区共同体,成为疫情治理中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防控效能的最大启示。进一步看,重视枢纽性社会组织的建设,引导社区共同体的发展,开展日常化的社区工作,重视舆论作用是未来社会组织促进疫情治理中出现的社区共同体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地方性知识与疾病的社区应对——三种模式的类型化探讨

巩海平 高成军

摘要:疾病防治知识生产伴随着人类对疾病的风险防控和认知进化,其知识谱系、体系框架和实践应用都得以不断修正和完善,其间存在一个从国家中心主义的疾病阻断到社会参与的知识话语建构及展演过程。区别于国家主义的知识生产模式,疾病防治的社区参与强调关注疾病和行为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及支持体系,并在行为本身医学干预的基础上,寻求超越生物意义的行动者内部的风险解释。但社区参与的知识效用往往体现了一个“知识的地方性”特征。基于这一知识意义观照,在社区结构性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社区“一体两翼综合防治型模式”、农村社区“精英引导内外联动型模式”、民族社区“族群文化内源型抑制模式”,以求建构一种兼具适切性、可及性、持续性和可嵌入性的社区疾病防治知识生产模式。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政策扩散、梗阻及其疏解

杨佳锋 杨嵘均

摘要:数字乡村战略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政策目标在于发掘数字化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当前,全国各地虽然对数字乡村建设进行了持续的实践探索,但是在实践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梗阻。这些政策梗阻,主要包括政策设计缺位、政策学习机械化以及要素保障不足等。疏解这些梗阻,需要发挥“府际关系”在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好政府间纵向上的上下层级联动扩散与横向上的同级学习竞争扩散两大路径,以打破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政策壁垒,并制定保障政策执行畅通有效的配套机制。


日本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韩克勇 孟维福 汪小愉

摘要:为破解乡村日益衰落的困境,日本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发展模式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具有重要参考和启示意义。日本的乡村产业振兴可归纳为专业化、垂直化和水平化等模式,人才振兴包括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和结对合作等模式,生态振兴包括国土规划引领型、循环经济主导型、绿色创新驱动型等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八头町、神山町和西粟仓村三个典型案例的创新实践,可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因地制宜选择乡村发展模式,二是构建多层次协作网络和机制,三是推动六次产业多元化发展,四是挖掘和引进创新人才,五是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系。



【文学


“不可歌之诗”的节奏与韵律——《节奏和韵律——宅居谈诗(四)》续篇

杜书瀛

摘要:“可歌之诗”与“不可歌之诗”的“诗”指中国古典诗词,两者同样讲究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最初的词都是歌唱的,即“词”与“乐”紧密结合在一起。到词最成熟、最兴盛的五代和宋朝,许多人都认为“本色”的词与音乐是须臾不能分离的。宋元之后,特别是近代,诗与乐有分途之势,出现所谓“可歌之诗”与“不可歌之诗”。从元代或宋元之间开始,词逐渐有了与“乐”分离的倾向,而“乐”逐渐属之“曲”。到今天,词几乎与乐曲脱离,已经完全成了一种文学体裁。即使诗(词)与乐分途,那诵读的诗词同样讲究节奏和韵律。《礼记·乐记》七种吟唱的形态既可以视为对有曲谱之歌诗的描述,更可以视为对无曲谱之吟唱(诵读)的描述。


初唐浙东诗路的发展

卢盛江 李谟润

摘要:东晋南朝,浙东名山文化逐渐形成,和名士文化一起,伴随着诗人们游历的行踪,诗路已初具雏形,诗路文化已初具特色。到初唐,浙东诗更多,有不少浙东本地诗人,不少北方诗人曾游浙东。一些诗人未见浙东诗,但也曾宦游浙东。有少数北方诗人专程漫游浙东,有北方佛道方外人士隐居浙东。初唐诗人游浙东的范围更广,一些身在浙东之外甚至未游浙东的诗人,写有浙东风物。具有浙东诗路特点的名士文化开始进入诗歌。一些诗人贬浙东而少怨愁,甚至向往留恋。这与南北统一有关,与浙东宜居的环境与文化氛围有关。但与盛唐以及中唐前期浙东诗路相较,无论诗人、诗歌数量,漫游、隐逸诗人及诗人群体情形,均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初唐只是浙东诗路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与初唐士风政风有关,与漫游之风的发展有关。一种文化也需要时间积累。初唐浙东诗路,是东晋南朝诗路向唐代诗路高潮的一个过渡。


跨文化空间中的网络文学经典化

侯瞳瞳 鄢楚茜 单世联

摘要:中国网络文学最根本的特质,是“网络性”与“跨文化性”的重叠。这种特质使得网络文学能够打破地域与文化疆界的藩篱,构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跨文化空间。网络文学跨文化空间中的经典形成机制,包含以作品艺术价值的可共鸣性和跨媒介阐释空间的可延展性为代表的内部因素、以学术界话语的倾斜与变迁为代表的外部因素、以跨文化读者的能动性参与为代表的中介因素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经典性的研判,应当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把握。跨文化空间中的网络文学经典传播探索,则可以从基本伦理、话语模式、文本策略三个层面展开。



美学


科幻电影美学属性探索

黄鸣奋

摘要:为使科幻电影成为我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创作更多的优秀电影,而且需要在理论上加强美学建设。科幻电影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所提供的思想资源,将力量美、怡情美、教育美、形式美、知识美、类型美、生活美、生态美、进化美等作为自己的重要范畴,同时又将科幻电影创作实践的经验上升成为理论,将以叙事激发换位畅想、以符号展示黑镜科技、以实践制造人为同梦作为其基本属性。它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为中国电影学派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试论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的当代价值

何世剑 袁轶凡

摘要:“诗性写意”精神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构成。“诗性写意”精神的起点与基础在于“诗兴”,要义与表达在于“隐秀”,它的彰显在于讲求“形神”兼备,它的最高形态是营构“意境”之美。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有助于通过生命体验,对大自然审美认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诗性智慧,有助于引领当代中国人超越生活俗常,挣脱功利束缚,过一种诗意化、审美化的人生。它还可以为建构当代“民族化”“本土化”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提供精神学养。



历史学


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与清代国家治理的探索

宫岩 武雪彬

摘要: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承续以往、开创未来,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文化传统、清前期对民族“大一统”的探索,以及统治初期维护民族“大一统”的认识,是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雍正对民族“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探索,基本价值旨趣在于探索民族“大一统”意识构建的有效路径与打破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现实途径。雍正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使民族、民族“大一统”理论与传统的民族关系学说从抽象的思维探索中摆脱出来,为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


“双战构造”中两岸媒体的记忆政治——以“二二八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向芬

摘要:对“二二八事件”历史话语解释权的把握,需要在长时段中进行比较历史研究,采用内战和冷战的“双战构造”框架来分析两岸“二二八事件”的媒体话语特征及变迁轨迹,进而审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政治。研究发现,两岸媒体的报道和话语转化所形成的媒体记忆是被政治化的,在各据一方的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需求之中,报道的主题和叙事折射出两岸主导价值的差异以及记忆政治的延续与变化。两岸和平与发展最终取决于能否形成新的共识,未来需要着重讨论两岸分别发展的不同政治话语将如何被整合,并从中找寻更具兼容性的思想资源。



外语教育学


晚清西学东渐的译写选择及逻辑转向解读研究

何娟 余炫朴

摘要:晚清译写选择及其逻辑转向体现了特定历史境遇下翻译与社会文化系统的互动共生。在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他者文化跃居为晚清译写的焦点。在经世致用、自强求富、变法图强等思想的陶染下,该时期的译写主题、知识体系等逐渐发生转向。译写文献来源也由以“西语”为主的个别国家转向多个国家,并在后期以转译“东语”书籍为主;译者角色在主导与被动的逆转中由“西译中述”转变为“中译剧增、西译失语”的格局。社会文化态度、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功用取向是译介西学新知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往期目录回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目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目录


审校:方兴,戴利朝,余小江排版:吴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跳转官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